寬容是一種責任——“加強醫(yī)院思想教育系列談”之四
□ 周文波 寬容,是彼此理解、溝通的橋粱,如果不懂得寬容,拒人于千里之外,總會處于孤立與被動之中。 因為,無論是寬容別人,還是得到別人的寬容,是一種責任。 有時,總會聽到有人私下議論一些人和一些事:工作能力欠缺者有之,管理方法簡單者有之,自我嚴格不嚴者有之,工作標準不高者有之……可是,當發(fā)出如此的議論聲時,也許他們沒有從另外一個層面來思考問題:有時別人對自己的寬容,其實是一種責任,因為責任,所以寬容。 人們都喜歡聽到贊揚,卻不喜歡聽到批評,人各有長,又因各自在知識學歷,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經歷等諸多的原因,難免會造成一些過失,如果批評他人,會讓他人感到不服,辱罵他人,他人會感到難過,因此,無論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,還是同事之間,都應有用寬容的態(tài)度來對待,如果沒有彼此的寬容,相互間就會陷入一種尷尬的局面,更會因為如此的境地造成許多工作的推動不前。 曾聽有人感嘆,生命是自己的,沒有必要用別人的標準來框定自己的人生,如果滿足所有人的標準,最終只會迷失自己。想想此話,一定層面上確實是有些道理,對每個人來說,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,不可能讓所有人對你滿意。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,如此的說法也有失偏頗,究其原因,是因為他們不是用別人的標準卻規(guī)范自己,而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。比如說,如果工作拖、拉、躲、閃、讓、推,不按相關要求和標準做好,你能說你滿足了別人的“標準”了嗎?如此的態(tài)度,你能說你不會“迷失”自己!如真如此,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任。 社會由人組成,人作為社會的主體,無論是國家、單位,還是家庭、同事,當在學習、工作和生活遇有過失時,其實是對一個人在對人對事是否有責任心的檢驗,而作為寬容者,不僅僅是一種形式,一種姿態(tài),更是一種修養(yǎng),一種勇氣,因為對寬容者來說,這是一種彼此提醒、彼此諒解、共同進步的責任。寬容,是理解、溝通的橋粱,而彼此間的寬容,不但能讓他人感到安慰,也能讓自己感到欣慰。反之,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別人的寬容,并拒人于千里之外,就會處于孤立與被動之中。而沒有彼此的寬容和責任,在技術的提升、學科的建設等推動不前的情況下,醫(yī)院又怎么能得到全面建設發(fā)展? 其實,寬容真的是一種責任,因為,沒有責任,根本就不會有寬容。 [核稿:周文波 責編:杜魏岑]